第一,電子商務尤其是移動電子商務繼續開疆拓土,在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大,從品類看,以圖書、電子產品、服裝鞋帽、生活用品、生鮮食品等為主。從參與者結構看,一方面寡頭(平臺型或自營型)地位愈發牢固,另一方面針對特定人群、特定品類的垂直細分購物網站(APP)還會繼續增加。從經營模式看,電商社區化、社區電商化,以及媒體(包括各類網紅)電商化、電商媒體化這樣的雙向融合和跨界不斷發生;同時,社區(社群)、傳媒(內容),商務在網上正在實現一體化。比如,母嬰產品電商網站既是提供母嬰產品的商店,也是年輕媽媽們交流的平臺,還是育兒等知識的培訓學校。從新進入者看,物流企業、金融(支付)服務企業、互聯網社交平臺以及內容服務企業等,都在介入電子商務,試圖從巨大的經營流量中分得一杯羹。此外,大量個體創業者紛紛開辦微小電子商務網站(APP)。
第二,社群型直銷模式方興未艾。以往有一種直銷模式是基于顧客數據庫的會員式 (俱樂部式) 銷售,到了互聯網時代,出現以微信為連接紐帶、以社群為組織形態的直銷,這種模式可以歸入廣義的微商,銷售方是社群的組織者和運作者,購買方是社群里的群友、粉絲, 直銷的產品通常是細分領域的特色產品,銷售的基礎是銷售方和購買方彼此的信任。這種模式和互聯網(移動互聯網)電商有一定的交叉。總體來說,每個直銷社群的規模不是很大(也有規模較大的,但屬于個別現象),但集合起來就成了螞蟻雄兵,不斷蠶食傳統渠道的領地。據我調查,在南京、深圳的一些住宅小區,微商的水果、蔬菜、鮮肉等生鮮產品的銷售量已占1/3左右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有些規模較大的微商,實際上是多層次經銷網絡;有些還涉嫌傳銷。這和我們所說的微信直銷有明顯的差異。
第三,零售業態將會繼續細分。隨著顧客人群細分和零售競爭加劇,零售業態會變得更加復雜和多元。首先,從高端到低端業態層次增加,少數百貨和專業商店業態更加高端化,而超市則會向下分化,將來會出現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價格更便宜的超市。其次,從百貨、會員商超、零售商超到便利店、專賣店等,由于橫向跨界以及各業態定位的差異更加細微,未來業態的邊界會更加模糊,業態圖譜更像一條連續曲線(彼此交叉、融合);業態的范圍進一步拓寬,種類相應增多:超市型百貨(或百貨型超市)、大型小型各種倉儲超市、更接近商超的便利店、更接近快餐服務的便利店、更像書店的咖啡廳、品種范圍較廣的專賣店或專業商店(比如集成運動產品的迪卡儂)、品種范圍更窄的專賣店或專業商店(比如雷朋太陽鏡專賣店)。
第四,零售體驗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將會出現較大變化。實體零售店越來越像是一個舞臺,帶給顧客的是主題(情節)體驗-現場經常舉辦各類主題活動;是時尚、審美體驗-現場由產品、促銷品及裝飾品、背景裝潢、人員等多個因素共同營造的整體美學風格、色彩、環境、空間節奏等更具魅力和特色;是具有代入感的場景化體驗-不僅展示逼真、還原度高,而且通過增強現實、虛擬現實技術使顧客擴大(虛擬、真實兩個空間內的場景更加豐富)、交互性增強體驗、感受更加強烈;是具有娛樂屬性的參與式體驗--現場就像是個游戲樂園,吸引顧客參與并獲得輕松、愉悅的感受;是提供解決方案的一站式體驗--現場服務的設計和知識含量增加,端對端集成交付式的服務不斷完善和延展。
第五,網站制作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以外的隱形通路將有所增加。隱形通路通常是能夠直接接觸終端消費者的機構及人,比如裝修公司及設計師、燃氣服務機構及抄表員等。通過這些中介,可以將產品 (服務)信息直接傳遞給顧客,從而實現銷售。目前,一些產品(服務)供應者為避開電子商務及實體零售寡頭的限制和門檻,正在努力開發相對可控的隱形通路,而一些具有顧客網絡資源的機構試圖成為通路平臺,雙方一拍即合,使隱形通路模式迅速發展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123beaconmarketing.com//article/2981.html